12月17日凌晨,赴月“出差”23天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挖土”任務順利完成。此次任務共帶回約1731克月壤樣品,之后,這些珍貴的月壤樣品將進入科研領域,為人類了解月球、探索更遙遠的深空提供重要參考。但是,嫦娥五號千辛萬苦帶回來的月壤樣品為什么一定要保證“原汁原味”,又是怎樣做到的?對待這些用一點少一點的樣品,科學家們準備采取怎樣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呢?為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在采樣、封裝、運輸、開艙、移交的整個過程中,如何保證此次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樣品不被污染是設計者們極為關注的問題,直接關系到后續(xù)的分析、研究工作能否順利開展以及月壤樣品分析的成果能否取信于人。
為了保存和處理好月壤樣品,地面應用系統(tǒng)的科學家們想盡辦法,建設了專門的存放設施和樣品處理分析實驗室,制定了詳盡的操作規(guī)程,盡可能保證月壤樣品不被污染,從而獲得正確可信的科研成果。
所謂無損分析,即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內部組織的前提下,對被檢測對象內部及表面的結構、狀態(tài)等進行檢查和測試的方法。“樣品回來后根據(jù)正常程序,要經過一個無損—少損—有損的分析過程,以保證最大的科學產出?!敝袊刭|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肖龍說。無損分析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樣品的基本情況。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趙玉巖表示:“目前常見的無損分析比如X射線熒光光譜法,就是利用X射線光管發(fā)出的初級X射線激發(fā)樣品中的原子,通過分析樣品中不同元素產生的特征熒光X射線波長(或能量)和強度,獲得樣品中的元素組成與含量信息?!?/p>
為了節(jié)約樣品,在不得不損害樣品時,研究者也傾向于使用微量分析,在這種分析方法中,被測物質的許可量通常僅約為常量的百分之一,重量約為1—15毫克。“比如激光剝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技術,該技術是將激光束聚集于樣品表面使之融蝕氣化,并通過載氣將樣品微粒載入等離子體中電離,經質譜系統(tǒng)進行質量過濾,最后用接收器分別檢測不同質荷比的離子。這種技術直接剝蝕固體樣品,避免了試劑污染、樣品分解不完全、易揮發(fā)元素丟失等問題,而且消除了水和酸造成的多原子離子干擾。此外,微量技術手段還包括納米離子探針技術、顯微激光拉曼光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等?!壁w玉巖說,目前的分析技術已經開始向智能化、小型化、在線式及儀器聯(lián)用方向發(fā)展,但針對月壤樣品的珍貴性和特殊性,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分析方法,提高相應儀器的靈敏度和分辨率,研發(fā)新技術新方法。
(本文有刪節(ji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