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SEMI預測芯片制造設備市場于2024年反彈,激光與光子行業(yè)“跟漲”

激光制造網 來源:老one編譯2023-07-14 我要評論(0 )   

據(jù)《激光制造網》了解,近日,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國際產業(yè)集團(SEMI)更新預測稱,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是光學和光子學產品銷售的最大行業(yè)之一,預計今年將萎縮近20%,但20...

據(jù)《激光制造網》了解,近日,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國際產業(yè)集團(SEMI)更新預測稱,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是光學和光子學產品銷售的最大行業(yè)之一,預計今年將萎縮近20%,但2024年將強勁反彈。激光和光子學的關鍵行業(yè)預計將從2023年的“調整”中強勁反彈。

 

SEMI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Ajit Manocha表示:“盡管目前存在阻力,但半導體設備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歷史性調整后,在2023年繼續(xù)調整,2024年將出現(xiàn)強勁反彈。”。

 

“而由高性能計算和無處不在的互聯(lián)互通推動的長期強勁增長的預測保持不變?!?/p>


半導體設備市場預測(2021-2024)

 

SEMI的最新預測是在該行業(yè)于2022年創(chuàng)下107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后發(fā)布的,當時芯片制造商正在努力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供應短缺。但2023年的需求從峰值大幅收縮,預計整體市場將萎縮近19%,至874億美元。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晶圓廠設備的銷售額推動的,包括晶圓加工、晶圓廠設施和掩模/掩模版設備等,銷售額降至764億美元,降幅比SEMI去年年底預測的要大。

 

然而,如果明年增幅達15%,將會出現(xiàn)更大范圍的市場復蘇。到2024年,市場規(guī)模將恢復到1000億美元左右,而晶圓廠設備將占總規(guī)模的878億美元。

 

市場的其余部分包括后端設備,主要用于測試、組裝和封裝功能。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銷售額預計今年將收縮15%,至64億美元,而后于2024年將增長8%。

 

與此同時,組裝和包裝設備的銷售額預計將下降20%以上,至46億美元,然后在明年將增長約16%。

 

2023年的暴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存儲器生產子行業(yè)的疲軟狀況,消費者和企業(yè)需求的持續(xù)疲軟將使設備銷售額比2022年的總銷售額減少約三分之一。

 

在不同類型的存儲芯片中,DRAM設備的銷售額預計今年將下降28%,至88億美元,而2024年將增長31%。

 

NAND存儲設備的生產出現(xiàn)了很大的波動,SEMI表示,今年設備銷售額將下降50%以上,但在2024年將飆升近60%,預計將達到133億美元。

 

上周,全球領先的DRAM和NAND設備制造商三星表示,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的營收,是該公司近15年來的最低季度利潤,這主要是因為當前芯片過剩,導致價格下跌。

 

然而,一些半導體行業(yè)分析師表示,存儲設備市場低迷將在9月份見底,價格可能在今年年底反彈。三星似乎還將提高其在存儲器行業(yè)的主導地位,因為盡管目前三星仍在繼續(xù)在產能方面進行投資。

 

相比之下,鑄造和邏輯應用的設備銷售彈性要大得多,但今年仍將下降約6%,至501億美元。


今年設備支出的大部分下降與存儲設備生產有關,因為存儲設備的供過于求壓低了價格。相比之下,鑄造和邏輯行業(yè)表現(xiàn)相對較好,但仍將從2022年的高點回落。


SEMI宣布:“2023年對尖端鑄造和邏輯的需求預計將保持穩(wěn)定,成熟節(jié)點支出的增加抵消了需求的小幅疲軟?!薄!拌T造和邏輯投資預計將在2024年增長3%?!?/p>

 

就地域需求而言,中國、中國臺灣地區(qū)和韓國預計將在2023年和2024年繼續(xù)是設備支出的前三大目的地。SEMI認為,預計中國臺灣地區(qū)將在2023年重新獲得領先地位,但中國明年應該會重返榜首。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