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市場研究
產能瓶頸下,Velodyne如何坐穩(wěn)激光雷達領域的老大哥?
星之球科技 來源:鈦媒體2017-05-18 我要評論(0 )
大約兩年前,《華爾街日報》記者向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Alon Musk提了一個問題,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傳感器部署問題,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非常自信地答道,“我認為不需要什么激光雷達(LI...
大約兩年前,《華爾街日報》記者向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Alon Musk提了一個問題,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傳感器部署問題,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非常自信地答道,“我認為不需要什么激光雷達(LIDAR),用被動視覺(攝像頭),頂多加一個前置的毫米波雷達就能解決問題。”
隨后發(fā)生在邯鄲的Model S撞施工車、德克薩斯州的Model S撞白色卡車等一系列自動駕駛致死事故,狠狠打了埃隆·馬斯克的臉。攝像頭傳感器對樣本數(shù)量的依賴和自然光線條件要求的苛刻,都成為自動駕駛應用當中其擔當主要感知模塊的短板。
常見的觀點是,在自動駕駛的運用當中,必須是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多種傳感器結合的冗余方案。這個評價應該比較公允,但是關于激光雷達的分量到底如何則并沒有體現(xiàn)。
Google自動駕駛咨詢顧問 BradTempleton一語道破,
“做到99%的準確度對于車輛駕駛而言并不夠,我們需要的是99.99999%的準確。激光雷達就是小數(shù)點后幾位的最強保障。”
業(yè)內將自動駕駛的實現(xiàn)路徑分為通過ADAS(感知模塊為攝像頭加毫米波雷達)一路進階和借助激光雷達一步成型兩種路徑,前者為主機廠慣用,后者為互聯(lián)網廠商青睞。 單從不同的傳感器能夠成為兩種勢力進軍無人駕駛領域的分水嶺,就足以看出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當中的重要地位。
谷歌和百度在車頂放置了7萬美金的64線激光雷達,成為直接切入L4級別的兩大代表,福特集團毅然將激光雷達納入自動駕駛技術方案,成為車企中激進派的先軍,而國內的馭勢科技在方案中使用了4個16線激光雷達也免于了特斯拉追隨者的揶揄。
無人駕駛如潮洶涌,激光雷達地位空前,但幾乎所有的激光雷達都姓“Velodyne”。
“我們是風口浪尖上的弄潮兒”
無人駕駛汽車之所以無需人工操作,是因為它能代替人的感官去自動識別道路信息和行人,然后控制汽車完成壁障等功能。 而代替人的眼睛和聽覺進行環(huán)境感知的部分我們稱作傳感器。
目前,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視覺傳感器是用于周圍環(huán)境感測的主流手段。 而在探測精度、探測距離、穩(wěn)定性和對周圍環(huán)境適應性等關鍵性能上,激光雷達都有著明顯優(yōu)勢。
它通過成對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發(fā)射和接收激光束來繪制周圍環(huán)境的點云圖像,發(fā)射器和接受器越多,激光束越密集,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就越精準。我們常說的64線激光雷達,就是指有64組發(fā)射和接收器。
激光雷達看到的世界
而目前能夠生產滿足無人駕駛需要的、高線束激光雷達的企業(yè)只有Velodyne一家,可以說,該公司旗下的16線/32線/64線激光雷達是無人駕駛企業(yè)的唯一選擇。
鈦媒體記者拜訪的Velodyne辦公室位于中關村智谷。去年8月份,Velodyne收到來自百度和福特聯(lián)手的1.5億美元投資,隨后落成了這個中國辦事處,掌舵人是Velodyne亞太區(qū)總監(jiān)翁煒。
這個在市場營銷上有著20多年經驗的職業(yè)經理人,此前大部分足跡都集中在美國東部,與喧囂的硅谷交集不多,隨著百度投資,Velodyne對亞太區(qū)的戰(zhàn)略地位開始重視,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翁煒被招致麾下。
Velodyne的三個代表產品
關于Velodyne的行業(yè)地位,翁煒表示,涉及自動駕駛研發(fā)投入的主機廠、地圖廠商以及自動駕駛運營項目幾乎都是Velodyne激光雷達產品的客戶。
據(jù)公開資料,不僅谷歌、百度、Uber、福特、通用、奔馳等知名的無人駕駛技術代表,四維圖新、微軟Bing、Here、高德、TomTom等高精度地圖廠商,以及新加坡政府、臺灣的智慧小鎮(zhèn)等項目都采用了Velodyne的激光雷達方案。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幾個浪潮,第一個是個人電腦普及,第二個互聯(lián)網時代,第三個是移動互聯(lián)網,第四個就是現(xiàn)在的智慧城市、無人駕駛,而Velodyne正是一個處在風口浪尖行業(yè)的弄潮兒,在這樣的公司工作,說實話,我們十分驕傲。”Velodyne亞太區(qū)總監(jiān)翁煒向鈦媒體表達了作為Velodyne一員的認知感受。
由于無人駕駛極其依賴激光雷達,在行業(yè)內有個說法是,掌握了激光雷達的核心技術就占據(jù)了行業(yè)的發(fā)展要塞。而目前來看,Velodyne是這樣一家企業(yè)。
不過,把時間指針撥回30多年前,Velodyne則只是一家無線電公司,由David Hall博士在1983創(chuàng)立,生產的產品主要為低頻收音機。進入激光雷達領域頗有一些機緣巧合的意味。
初涉激光雷達
2005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主辦了一場跨越莫哈韋沙漠的無人駕駛挑戰(zhàn)賽,這個比賽的初衷是刺激軍事和商業(yè)應用領域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當時 Velodyne的創(chuàng)始人David Hall和Bruce Hall兄弟組建了DAD(數(shù)字音頻驅動)團隊參加了比賽。
在參與比賽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借助于無線電和傳感器技術上的積累,DAD團隊開發(fā)了可視化環(huán)境的感知技術,不過其率先推出的方案是現(xiàn)在廣為應用的攝像頭視覺技術,David Hall很快認識到了視覺感知技術的局限性,轉而專注研究激光雷達。
Velodyne研發(fā)的第一臺激光雷達直徑達到30英寸,重量接近100磅。但是Velodyne不是將馬上這款產品直接應用于比賽去獲取勝利,而是沿著商業(yè)化的路徑繼續(xù)探索。 到2007年,Velodyne已經成功推出了體積和重量都顯著降低的64線激光雷達產品,并將其 HDL-64激光雷達傳感器用于DARPA挑戰(zhàn)賽。
這款64線激光雷達傳感器立刻成為當年所有頂級DARPA挑戰(zhàn)隊伍用來構建地形圖和探測障礙物的主要手段,包括比賽的第一、二名——卡耐基梅隆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當時使用的都是 Velodyne 的激光雷達方案。 以此為契機, Velodyne開始將激光雷達技術應用于自動駕駛車輛、車輛安全系統(tǒng)、3D移動制圖、3D航空測繪和安保等領域。
而到了2010年,谷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從Velodyne 采購了64線激光雷達。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占盡風頭,無人駕駛汽車頂著的“罐頭”也開始為更多人所知。
當然,這個時候除了財大氣粗的谷歌,行業(yè)內對高達7.5萬美元售價的激光雷達產品還少有問津,只是谷歌無人駕駛項目直指的未來愿景已經讓汽車廠商開始擔憂,畢竟諾基亞這個消費電子巨頭轟然倒下的故事發(fā)生得并不遙遠。
時間到了2015年4月份,Velodyne推出了16線激光雷達,汽車行業(yè)看到,激光雷達已經小到巴掌大小,價格也從7.5萬美元的倨傲降至8000美元的可接受,就開始蜂擁而入,無人駕駛和智能城市步入發(fā)展熱潮。
Velodyne亞太區(qū)總監(jiān)翁煒告訴鈦媒體,2015年,Velodyne激光雷達的出貨量為3000多,而到了2016年,Velodyne激光雷達的出貨量則激增至2萬個。
到了2017年,翁煒透露,預計的交貨量在20萬個。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現(xiàn)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真正用于無人駕駛車輛的激光雷達采購訂單并非主流,圍繞無人駕駛形成的地圖廠商和安保產業(yè)鏈才是Velodyne的主要訂單來源。但是翁煒表示,從未來的訂單情況分析,到2018下半年,來自無人駕駛汽車的訂單將會爆發(fā)。
Velodyne全部員工為250人,80%是技術人員,雖然Velodyne還有收音機等業(yè)務,但大規(guī)模的精力還是集中在LiDAR業(yè)務上。除了現(xiàn)有生產LiDAR的部分,去年中旬,Velodyne也獨立出來了Velodyne Labs部門,專注于LiDAR產品后續(xù)的研發(fā)。
70萬元的激光雷達如何降到500美元?
激光雷達賣得貴,或者說用于無人駕駛的激光雷達賣得貴已經是老生常談,這也是其控制無人駕駛行業(yè)發(fā)展節(jié)奏的一項重要因素。
谷歌、百度采用的64線激光雷達售價70萬人民幣左右,16線激光雷達也達到5萬元,一臺200萬元的無人駕駛車輛,激光雷達的成本就占到30%—40%。 連翁煒都坦承,2016年國內有包括神州、四維圖新等在內的一些無人駕駛項目擱淺,很大程度是因為考慮到成本,一輛車三四十萬的激光雷達成本他們覺得難以接受。
激光雷達會什么會有如此高的售價?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在技術上。此前Velodyne激光雷達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都未進行AISC標準設計,不能投入大規(guī)模生產,只能使用人工組裝和調校。
按照120公里車速的剎車范圍,用于無人駕駛的激光雷達需要探測100-200米的距離,在這個距離內,需要保證發(fā)射出去的激光束被成對的接收器收到,不能有任何偏差。而激光發(fā)射和接收組的調校都需要人工完成,這個過程極其復雜和耗時。據(jù)了解,64 線(64對發(fā)射器和接收器)激光雷達的完成情況是一個星期兩臺。
這也是Velodyne交貨周期一度達到4個月,廣受詬病額原因之一。 因此Velodyne開始做兩手準備。
首先是推動ASIC標準的芯片研發(fā)。翁煒透露,去年年底發(fā)射端的ASIC等級芯片能夠做完,大概2平方毫米,今年接收端的芯片也將完成,預計在2018年年底投入規(guī)?;a。“有了這兩組芯片,就可以進行流水化的生產,不再需要手工的生產。”
除此之外,Velodyne也開始對生產線進行升級,現(xiàn)有的工廠是加州的Morgan Hill,這座工廠的產能已經不夠用。
Voelodyne在圣何塞又收購了一家規(guī)模大4倍的工廠,新工廠將在6月底完成基礎設施的改造,這個工廠60%以上的工位是機器人和機械手臂,將大量取代原有人工制造部分。
“今年20萬的訂單也將依靠這座新工廠的啟動,屆時產品的交付周期將恢復至4-6周左右。”翁煒說。
“超級工廠”加上芯片級產品是規(guī)?;a的最有效途徑,如果再加上大量訂單的“東風”,激光雷達降價就指日可待了。
翁煒表示,如果訂單能夠達到百萬量級,激光雷達的整車成本就可以降到1000美元以內,而單個激光雷達的成本則可以降到500美元以內。
“從目前車廠下的未來訂單來看,2018年下半年或者2019年上半年,來自無人駕駛的訂單將會爆發(fā),我們期望這個訂單能夠達到百萬量級。”翁煒表示。
日前,通過集團宣布,將在2018年投放1000輛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參與路測和試運營,而像戴姆勒、福特等大量廠商都在從L2轉變?yōu)椴捎眉す饫走_的激進派。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訂單爆發(fā),除了在美國收購大規(guī)模工廠,Velodyne也曾借助百度投資的關系,與后者合力推動亞太地區(qū)本地化的批量生產。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yè)部王勁離職讓百度的自動駕駛戰(zhàn)略變得不太明朗,雙方的合作暫時擱置。
不過,在百度之外,Velodyne也正在接觸中國其他兩家重量級的互聯(lián)網公司,希望建立這樣的合作,而像蔚來汽車這樣產業(yè)鏈布局完善,同時有量產汽車落地的團隊,也在Velodyne的合作范圍內。
翁煒告訴鈦媒體,來自亞太地區(qū)的訂單量目前占到Velodyne訂單總量的四分之一,而優(yōu)惠的人力成本、關銳減免以及巨大的市場容量都讓亞太市場的戰(zhàn)略地位日益劇增。
危機來了
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做了一個預測,無人駕駛汽車創(chuàng)造的市場價值將達到420億美元;2035年前,全球將有1800萬輛汽車擁有部分無人駕駛功能,1200萬輛汽車成為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目前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布局無人駕駛,或成為這場預測成真的前兆。
巨大的市場規(guī)模成為創(chuàng)業(yè)者趨之若鶩的沃土,而Velodyne本身的節(jié)奏也顯得有些拖沓。動輒數(shù)月的交貨周期讓急于推進無人駕駛研發(fā)的企業(yè)感到十分苦惱。
國內一家多線激光雷達創(chuàng)業(yè)公司告訴鈦媒體,初創(chuàng)公司的機會首先在于激光雷達的技術還不成熟,且價格倨傲,其次,行業(yè)龍頭Velodyne產量嚴重不足,難以供應市場需求。
這兩項弱點的確給Velodyne帶來了危機,也讓Velodyne的地位開始松動。 2015年4月,美國的SAE(Society Autonative Engineer)大會上,創(chuàng)業(yè)公司Quanergy橫空出世,宣布將于次年推出固態(tài)激光雷達,價格在250美元左右,而彼時,Velodyne連售價8000美元的16線激光雷產品都還未推出。
固態(tài)激光雷達將采用與Velodyne機械雷達完全不同的技術,其將通過相控陣原理,以集成電路對周圍環(huán)境實現(xiàn)感知,這種技術不僅將大大減小激光雷達的體積,還能將激光雷達的價格迅速降至數(shù)百美元內。
翁煒回憶,當時Quanergy在Velodyne內部確實引發(fā)了不少擔憂,“我們的機械雷達是不是要被淘汰”“固態(tài)雷達出來,我們的市場在哪里”,這一波危機甚至引發(fā)了一個市場VP跳槽至Quanergy。
目前來看,危機仍未解除。在Velodyne收到來自百度和福特聯(lián)合投資的同時期,Quanergy也完成了9000萬美元融資,投資陣容包括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德爾福、三星投資等。
此外,谷歌的無人駕駛團隊Waymo、Uber都在著手研發(fā)適用于自身的更低價激光雷達成本,谷歌曾宣布已經掌握了7500美元的激光雷達技術。
達摩克里斯之劍高懸于頂。Velodyne創(chuàng)始人David Hall曾在內部會議上,以公司多年的技術積累給員工打氣,
“我們的產品經過7年左右做出來,一款工業(yè)級的產品,從研發(fā)到應用到投入市場,這些步驟是要經過時間的考驗,要經過反復迭代。”
David Hall博士表示,Velodyne已經做了5代的產品,可以通過快速迭代甩掉后來者,“如果有人仿造我們的第一代,我們馬上就可以推出第2代,推出第3代。”
而且在核心技術上,Velodyne也有專利為武器。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行業(yè)的應用關鍵在于控制好能量,要確保高密度的激光束不傷害到人眼,又同時能夠保障有效的偵測效果。翁煒告訴鈦媒體,美國的IP保護十分嚴格,該公司在美國的專利是只要多線旋轉激光雷達,都是Velodyne所屬IP。
而關于固態(tài)激光雷達的日漸高漲的聲量,翁煒也表示了懷疑,
“我們很佩服他們打這個概念,你說降到幾十塊,激光雷達的發(fā)射裝置和接受裝置部分的價值都比這個高,這其實是一個未來的展望,到了2025年,如果發(fā)射裝置和接收裝置、鏡片成本的繼續(xù)下降,我們的成本也可以控制在100塊美金以內。”
誰先做出固態(tài)雷達還不一定
當然,嘴上雖然打仗,但Velodyne對于未來的技術趨勢已經開始布局。2016年CES上,福特和Velodyne宣布推出了面向汽車廠商定向開發(fā)的VLP32半固態(tài)激光雷達方案。
原來的激光發(fā)射裝置是在轉鏡上16條線縱向排列,而這個VLP32有所改進,中間會做成矩陣形式,多線縱向排列,這種方式就會自帶一個探測的夾角范圍。
目前,Velodyne已經向車廠推出了ABC三個型號,在北美上百臺汽車上測試。A型號是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目前已經收回主要車廠的測試反饋,Velodyne相繼又推出B型號,用于車廠的現(xiàn)階段的裝車測試,然后根據(jù)車廠提出的整改意見進行改進,C型號則是車廠整車安裝時最終使用的型號,最低線束32線,可以根據(jù)車廠的需要定制化到128線。
半固態(tài)VLP32的激光發(fā)射點排列
Velodyne其他激光雷達發(fā)射點排列
根據(jù)Velodyne的統(tǒng)計,主機廠大都希望在2020年用到128線的產品,而像谷歌這樣的互聯(lián)網公司還要在感知環(huán)境之外追求一些附加值,其希望用到256線的產品。
翁煒介紹,128線或者256線雷達產品的發(fā)射點排列可以組成夾角范圍更廣的矩陣。有了這個矩陣,即便Lidar不轉的情況下,依據(jù)這個矩陣的排列緊密程度,也可以把它做成60度的夾角,甚至更為松散一點,能達到120度角,這就可以滿足車廠為了追求美觀將雷達裝在車內的需求。
當然,2020年無人駕駛車輛主要的應用還集中運營車輛上,因此車廠們大多還是希望加一個DC馬達實現(xiàn)更精準的感知效果,并且安裝在車頂,與指示牌融合,還能增加品牌效應。
除了半固態(tài)雷達,關于更為顛覆性的固態(tài)雷達,Velodyne內部專職研發(fā)的Lidar Labs下設了8個工作室,收羅了大量科學家也在推動這項技術的研發(fā)。
翁煒介紹,主流的固態(tài)激光雷達的技術有Flash、MEMS、相控振理論等,前兩種技術在Velodyne LabS相應的工作室進行研發(fā),并做到了應用階段,在Velodyne未來的產品上已經有所涉及。第三種,即熱門的相控陣技術,Velodyne不僅自己在做研發(fā),也和NASA(美國宇航局)建立了合作,來推動這項技術。
“固態(tài)雷達不一定誰先做出來,我們有良好的收益,不需要給投資方發(fā)聲,報告我們更多的結果。”David Hall說。
翁煒也表示,從上到下,對于產品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Velodyne一直都有自己明確的想法和目標,“我們有足夠的危機感,我們也希望保持行業(yè)領先的狀態(tài)。”
據(jù)媒體公開報道,Quanergy將于2017年下半年推出其非車規(guī)級雷達產品,售價在250美元左右,一年后推出車規(guī)級量產產品,價格或降至100美元甚至更低。
這個時間節(jié)點與Velodyne的降價日期針鋒相對,如果Quanergy計劃成真,屆時,在Velodyne與Quanergy這兩股新舊勢力之間勢必會有一場較量。
作為無人駕駛的“眼睛”,激光雷達的進化史可以說就是無人駕駛行業(yè)的半部發(fā)展史,雖然激光雷達在價格、規(guī)?;a、產品化技術上還有諸多難題需要攻克,但是從從行業(yè)龍頭,到新創(chuàng)團隊,都已經就前沿技術展開角逐,這對于無人駕駛的提前到來無疑是一個福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