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激光雷達無疑是汽車產業(yè)鏈的大熱門詞匯。
日前,國家商務部發(fā)布關于《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擬將新增7項禁止或限制出口的技術,其中,激光雷達技術赫然在列,引發(fā)了業(yè)內有關激光雷達的新一輪討論。
在過去的幾年間,中國在智能駕駛、自動駕駛的發(fā)展上不斷提速,隨著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的國產化突圍,也帶動起背后的相關產業(yè)鏈的快速增長。其中,國內激光雷達企業(yè)正在以超預期的速度,走在行業(yè)前列。
2021年起,激光雷達開始批量登陸乘用車市場,產業(yè)鏈在這個時期迅速發(fā)展和成熟,資本也開始將目光瞄準了這個新興賽道。這一年,國內激光雷達企業(yè)共發(fā)生66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過56億元,刷新了歷年記錄。
剛剛過去的2022年,更是被成為“激光雷達上車元年”。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搭載激光雷達9.84萬臺,正在加速增長。
目前,蔚來ET7、威馬M7、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智己L7、哪吒S、阿維塔11等車型都已實現(xiàn)激光雷達的搭載。與此同時,諸多車企也在陸續(xù)開啟激光雷達的上車計劃,繼續(xù)帶領激光雷達市場增量上揚。
但如果僅僅將激光雷達看作汽車自動駕駛的一個核心零部件,就遠遠忽視了激光雷達“小身板”里的“大能量”。從更大的產業(yè)視角來看,激光雷達顯然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1
想象空間有多大?
眼下看來,激光雷達市場的爆發(fā)與智能汽車的發(fā)展密不可分,但事實上,激光雷達的應用場景卻并不僅僅局限于智能汽車。
據行業(yè)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用于汽車和工業(yè)領域的激光雷達出貨量預計為30萬臺,市場規(guī)模達21億美元。其中,地形測繪是激光雷達最大的應用領域,市場份額占比60%;隨后是工業(yè)領域,占比27%,而無人駕駛出租車、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風能和國防等領域僅占剩余的13%。
這意味著,正是這不足13%的小份額市場撬動了整個激光雷達的“大事業(yè)”,而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或許激光雷達市場還可以切換到更加廣闊的空間。
具體來看,激光雷達的核心功能,是避障。這一點不僅是汽車自動駕駛的“命脈”,對于無人機而言,也是一副良方。通過激光雷達建立的高精度地圖信息,無人機能夠清晰感知障礙物具體所在的位置,自主繞開障礙物,為無人機提供良好的活動空間。
與此同時,無人機+激光雷達這一組合在空間環(huán)境測繪、林業(yè)資源調查、農業(yè)灌溉甚至戰(zhàn)場應用等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覷。例如,搭載了激光雷達的無人機可以直接、快速地獲取研究對象的三維點云模型,較之傳統(tǒng)的依靠人工勘察、抽樣定點監(jiān)測等測量方法更加客觀、準確、精細。
對于無人機層面激光雷達的應用潛力,還有業(yè)內人士表達過這樣的觀點:“這次政策限制激光雷達系統(tǒng)技術出口,可能是出于戰(zhàn)略層面的考量。目前國內激光雷達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且成本較國外企業(yè)低。目前戰(zhàn)場上無人機對激光雷達應該有需求,國家層面對此類產品進行限制,是為了保證這一領域的比較優(yōu)勢?!??
此外,機器人、工業(yè)計量機器和其他工業(yè)自動化設備,VR/AR、3D投影等消費類設備,也在不同程度上依托于激光雷達的運用。由此可見,無論是前沿科技,還是工業(yè)化應用,激光技術都具有著極強的戰(zhàn)略意義。
如今,在自動駕駛的風口下,國內激光雷達不斷成熟與發(fā)展,已經在世界舞臺上展現(xiàn)出不俗的技術實力和市場潛力。
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公司Yole Development發(fā)布《2022 年汽車與工業(yè)領域激光雷達應用報告》顯示,在汽車領域,禾賽科技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激光雷達公司;在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它以市場份額58%的絕對優(yōu)勢排名世界第一,總排名躍至世界第六。
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的迭代升級、價格的不斷下探,國內激光雷達或許還可以撬動除了自動駕駛之外的、更大的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激光雷達技術出口限制也傳遞出了一些信號:在新的變局之中,無論是微觀市場主體,還是宏觀把控上都迫切地希望能夠在智能化浪潮的助推之下,依靠技術優(yōu)勢的建立、前沿市場的占領來爭奪更大的話語權。
2
視覺系VS雷達系,不論生死
與此同時,此次激光雷達的技術出口限制也延伸出另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國內如此“香餑餑”的激光雷達,國外對其的態(tài)度卻截然不同?尤其在智能汽車領域,這一差異更為明顯。
2月2日,上海禾賽科技向美國證監(jiān)會(SEC)遞交來最新的招股書,并披露來其IPO條款,計劃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沖刺“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其他國內激光雷達企業(yè)也喜訊不斷,例如,去年12月28日,未感科技完成千萬元A輪融資;去年11月底,圖達通下線第5萬臺圖像級超遠距激光雷達。
作為對比的是,海外最早幾家入局激光雷達的元老級公司,如今卻風光不再,有的被迫退市,有的破產倒閉。例如,德國老牌激光雷達公司Ibeo在去年9月突然宣布破產,原因是無法獲得進一步融資;去年11月,Ouster和Velodyne兩家公司宣布合并,試圖抱團走出困境;去年12月,專注OPA(光學相控陣)技術的Quanergy公司也宣布破產。
強烈的對比讓業(yè)內清晰感知到了國內外激光雷達企業(yè)“冰火兩重天”的處境,而究其背后的原因,筆者認為歸根結底是國內外自動駕駛對于不同技術路線的選擇。要知道,雖然汽車領域依然只是激光雷達應用的一小部分,但從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上來看,卻是帶動其市場增量不斷上揚的主要引擎。
眾所周知,車輛的高級別輔助駕駛,主要依靠的是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等視覺和強感知兩種方案來實現(xiàn)的。在多年的探索中,市場上形成了兩大流派:視覺派,以攝像頭的畫面分析為主導,其它傳感器作為輔助;雷達派,采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為核心的傳感器。
目前,通過搭載激光雷達來提高自動駕駛能力,已經成為國內車企推動量產級自動駕駛的主流方案。在很多消費者眼中,一輛車裝載激光雷達的數量甚至與其自動駕駛能力劃上了等號,盡管這是一種誤讀,但仍然體現(xiàn)出了國內激光雷達與自動駕駛水平的深度綁定。
然而,國外車企對于這一方案的認可度并不算高,他們的選擇更傾向于視覺路線,其中,特斯拉就是這一路線的典型代表,馬斯克甚至曾公開宣戰(zhàn):“激光雷達就像是人身上長的闌尾,傻子的玩意?!比ツ?0月,特斯拉宣布,將在Model 3和Model Y車型上采用100%純視覺方案,取消裝載的超聲波雷達傳感和毫米波雷達。
特斯拉純視覺方案
從大的市場背景來看,特斯拉并非個例,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國外方面只有奔馳、奧迪、寶馬、豐田、本田、沃爾沃、大眾7家品牌的8款車型宣稱搭載激光雷達,相比于國內搭載激光雷達車型的數量,這個體量不能說大。
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如今國內外激光雷達企業(yè)處境的天差地別就是力證。
但仍需要強調的是,視覺派與雷達派的競爭并非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未來,隨著不同路線技術上的成熟和發(fā)展,互補和融合才是大趨勢。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是攝像頭還是激光雷達,都需要與其他傳感器共同配合,達成最佳的駕駛輔助方案。
今年1月,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系統(tǒng)(FSD) 新方案曝光,新一代硬件傳感器方案涉及兩方面變化:攝像頭減少,由原先前置3個變成2個;同時重新啟用之前放棄的毫米波雷達。還有消息稱,特斯拉正在考慮激光雷達的上車??梢灶A見,這樣的變化也將在更多的車企身上上演。?
3
激光雷達的下一站:降本
盡管目前國內激光雷達賽道熱火朝天,但對于激光雷達企業(yè)來說,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總的來說,一是量產能力,二是成本把控力。如果這兩個問題得不到解決,支撐其長遠發(fā)展的盈利能力便無從談起。
眾所周知,成本昂貴一直是激光雷達繞不開的陰影。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激光雷達價格基本在1000美元左右。而據某自動駕駛公司的招股書,2021年其他傳感器均價最貴500元人民幣。對于大部分車企來說,這筆買賣,并不劃算。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乘上自動駕駛的風口,許多激光雷達企業(yè)選擇了下調價格,用虧損換生存。
鐳神智能董事長胡小波曾說道:“鐳神智能從2.2萬RMB再降至1.2萬RMB,2020年7月份我們又把32線干到差不多2萬塊錢以內、16線干到1萬塊錢以內?!比A為此前更是高調宣稱,未來計劃將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約1276元人民幣),甚至是100美元(約638元人民幣)。
這樣的降價力度對于利潤的壓縮,無疑是致命的。可以說,以目前的形勢看,國內大部分激光雷達廠商仍處于賣一臺虧一臺的“燒錢”狀態(tài)。
而成本的高昂不僅是激光雷達上車路上的“攔路虎”,更深刻影響著其量產。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市場僅有圖達通、禾賽、速騰聚創(chuàng)、大疆覽沃、華為等5家激光雷達公司實現(xiàn)了量產。
而這還是犧牲部分“高科技”的結果,拿禾賽科技舉例,在量產上,禾賽放棄了更加高級的技術,而是盡可能選擇相對更成熟的路線(半固態(tài)+ 905nm+線光斑+轉鏡一維掃描),這樣的操作雖然犧牲了一部分技術上的相對優(yōu)勢,卻可以實現(xiàn)產品成本的快速下降和量產。但從長遠來看,這顯然不是上策。
如今,技術出口限制在客觀上為國內激光雷達企業(yè)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如何利用技術的不斷升維實現(xiàn)降本和降價的動態(tài)平衡,形成技術、量產、規(guī)?;?、降本的正向循環(huán),是未來國內激光雷達企業(yè)要考慮的重中之重。
如果說,國內激光雷達的上半場是量產,那么下半場則是降本。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