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冷卻和操控原子:原理與應用

cici 來源:科技導報2018-05-15 我要評論(0 )   

原子物理學是近現(xiàn)代物理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孕育了量子力學的誕生,加深了人們對于微觀世界的認識,還直接推動了20世紀至今全世界

 原子物理學是近現(xiàn)代物理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孕育了量子力學的誕生,加深了人們對于微觀世界的認識,還直接推動了20世紀至今全世界的科學技術發(fā)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在精密測量、原子光譜等研究領域中,原子的熱運動總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得到相對“靜止不動”的原子狀態(tài)是研究人員的終極追求之一。經(jīng)典的冷卻方法,導致原子從相互作用較小的氣體過渡到相互作用較強的液體或固體,偏離自由狀態(tài),不利于對原子的操控和測量。激光冷卻和囚禁原子的特點是降低原子熱運動速度的同時,保持原子處于相互作用很小的自由狀態(tài),開啟了原子操控的新天地。

   

 

激光冷卻和囚禁原子的發(fā)展歷程

 

激光冷卻和囚禁原子來源于光場對原子的機械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早在開普勒和牛頓時代就有直觀的認識,彗尾背向太陽的現(xiàn)象即是太陽光對彗星物質機械作用力的結果。然而,光的機械作用力十分微弱,直到20世紀初,Lebedev、Nichols和Hull才分別在實驗中觀察到光對宏觀物體的機械作用。1933年,F(xiàn)risch利用譜燈實現(xiàn)鈉原子束偏轉,首次展示了光對原子的作用力。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激光的發(fā)明和廣泛應用,利用激光束操控原子取得了突破性發(fā)展。Letokhov和Ashkin等提出用激光囚禁、操控原子,并得到初步實驗驗證。1975年,美國斯坦福大學Hänsch與Schawlow提出利用對射激光束對原子進行多普勒冷卻方案。這些前期研究為激光冷卻和囚禁原子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激光冷卻原子最初在原子束上得以實現(xiàn)。1982年,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所(NIST)的Phillips報道了方向與原子束對射、頻率相對原子諧振紅移的激光多普勒冷卻實驗,將鈉原子的熱運動速度降低到原來的4%(平均速度40 m/s,速度分布10 m/s),即原子溫度冷卻至70 mK(對應速度分布)。1985年,Phillips和Hall研究組分別利用空間變化磁場和頻率掃描的方法實現(xiàn)了將原子束減速,直至原子靜止,原子溫度分別為100 mK 和50 mK,原子密度分別為105cm-3 和106 cm-3。在此基礎上,Phillips研究組利用2個環(huán)形線圈搭建靜磁阱實現(xiàn)了冷鈉原子囚禁,囚禁時間達到0.83 s,不過這種靜磁阱并沒有冷卻原子的功能,鈉原子需要預先冷卻后注入靜磁阱。

   

1985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朱棣文研究組報道實現(xiàn)了一種新的激光冷卻方法,稱為“光學阻尼”(optical molasses)。將6束激光作用于已經(jīng)預冷卻的鈉原子團,利用多普勒冷卻機制將鈉原子進一步冷卻至多普勒極限溫度240 μK,將原子溫度降低2個數(shù)量級,原子的密度106 cm-3,引起廣泛關注。光學阻尼沒有恢復力作用,因此無法實現(xiàn)原子囚禁。此后,他們進一步研究利用光偶極阱實現(xiàn)原子囚禁。1986年,他們報道利用一束高功率聚焦激光囚禁了500個左右的原子,原子密度提高到1011~1012cm-3,阱的壽命達到秒量級。1987年,他們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ritchard研究組合作實現(xiàn)了一種結合光學阻尼和梯度靜磁場的阱,稱為“磁光阱”(MOT)。MOT不僅實現(xiàn)了原子的多普勒冷卻,還借助塞曼效應在梯度磁場中實現(xiàn)了光和原子的持續(xù)循環(huán)躍遷,產生恢復力,形成勢阱,實現(xiàn)了原子的囚禁,囚禁原子數(shù)目達到107個,密度達到1011 cm-3,原子溫度達到600 μK。1990年,美國天體物理聯(lián)合實驗室(JILA)Wieman研究組研制的MOT直接從銫蒸氣背景中冷卻和囚禁原子,與1987年報道的MOT裝置相比,省去了原子束冷卻裝置,簡化了實驗系統(tǒng)。MOT實現(xiàn)了激光直接冷卻和囚禁原子,推動冷原子物理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

   

1987年,Phillips研究組利用光學阻尼將鈉原子冷卻到43 μK,遠低于多普勒極限溫度。他們使用3種不同測量方法,證明測得的溫度無誤。很快,其他研究組的實驗也證實了這個結果。這種超乎預期的實驗結果表明,原有的多普勒冷卻理論已經(jīng)不足以解釋新的實驗現(xiàn)象。隨后,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Cohen-Tannodji研究組和朱棣文研究組在理論分析中考慮了冷卻激光的偏振梯度、原子的超精細結構、光頻移和光抽運等效應,解釋了這種突破多普勒極限的冷卻機理,稱為亞多普勒冷卻或Sisyphus冷卻。在亞多普勒冷卻理論指導下,通過實驗參數(shù)優(yōu)化,原子冷卻溫度紀錄不斷被打破,1990年,銫原子的溫度冷卻至2.5μK,接近光子反沖極限溫度。

   

亞多普勒冷卻理論的成功激發(fā)了冷卻理論的進一步研究。Cohen-Tannodji研究組提出一種突破光子反沖極限溫度的方案,選擇速度接近為0的原子進入“暗態(tài)”,不與冷卻激光發(fā)生作用,避免光子反沖的影響,稱為“速度選擇相干布居囚禁”(VSCPT)。他們在實驗上利用氦原子分別實現(xiàn)了一維、二維和三維VSCPT,獲得遠低于光子反沖的冷卻溫度,1997年報道的數(shù)據(jù)達到5 nK。朱棣文研究組利用受激拉曼躍遷將原子的冷卻溫度降至低于單光子反沖極限溫度,1996年,Cohen-Tannodji研究組也利用這種拉曼冷卻方案將銫原子的一維溫度冷卻至3 nK。

   

激光冷卻與囚禁的研究經(jīng)過了10多年的發(fā)展(圖1),從提出最初理論方案到實驗初步實現(xiàn)原子束的減速和光學阻尼,到實驗冷卻溫度超越了多普勒冷卻理論的預想,新的理論又推動了激光操控原子技術的進步,展示了科學發(fā)展的豐富多彩。1997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把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fā)給朱棣文、Cohen-Tannoudji和Phillips,以表彰他們在激光冷卻和囚禁原子方面所做的貢獻。激光冷卻與囚禁技術普及和應用,有力促進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發(fā)展,例如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冷原子鐘、冷原子干涉儀等。

   

 

激光操控原子的基本原理

 

散射力與偶極力

 

激光對原子的操控依賴于光對原子的機械作用,這種作用源于光的電磁場性質,且與原子的內部和外部狀態(tài)相關。圖2用簡化為一維的模型介紹基本原理。一個初速度為ν0的原子受到一束反向的近共振頻率紅移光照射,當光的頻率紅移與原子速度ν0產生的多普勒頻移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光與原子躍遷頻率共振,原子吸收1個光子(動量為?k)由基態(tài)躍遷至激發(fā)態(tài),同時速度降低為ν0-?k/m,m 為原子質量。處于激發(fā)態(tài)的原子在有限時間內發(fā)生自發(fā)輻射,回到基態(tài),自發(fā)輻射光子的方向隨機。回到基態(tài)的原子將再次與光作用,形成循環(huán)躍遷。由于自發(fā)輻射光子的方向隨機,原子n 次(n 足夠大)作用自發(fā)輻射的累積平均動量為0,而經(jīng)歷n 次受激吸收,原子的速度變?yōu)?nu;0-n?k/m,實現(xiàn)激光對原子的減速。

  

以鈉原子為例,室溫時初始速度為105 cm/s,n 次作用原子的速度變化為3ncm/s,單次作用時間為32 ns(與鈉原子激發(fā)態(tài)的壽命有關),單次作用的加速度約為105g(g 為重力加速度)。因此,理論上經(jīng)過1 ms時間,激光可使鈉原子的速度降為0。

   

在上述過程中,光子通過不斷被原子吸收和自發(fā)輻射,對應光子的散射過程或原子的自發(fā)輻射過程,產生作用于原子的機械作用力,稱為散射力或自發(fā)輻射力。這種力的作用需要光頻率接近原子的能級躍遷頻率,才能產生和保持。光對原子的另一種作用力則不需要保持與原子近共振,稱為偶極力。光場對原子的電磁作用產生感生電偶極子,若光的頻率大于原子躍遷頻率,光的強度越高,對應原子的勢能越強,則原子受到指向弱場的梯度作用力;相反,若光的頻率小于原子躍遷頻率,則原子受到指向強場的作用力。散射力與偶極力構成了激光操控原子的基礎,可以用來解釋各種形式的激光冷卻和囚禁方案。

   

塞曼減速

 

利用激光對原子的散射力可以實現(xiàn)對原子束減速。實驗上可采用一束與原子躍遷頻率負失諧的激光,反向照射原子束,按照圖2所示的原理,可以降低原子束的速度。然而,原子速度降低后,多普勒頻移與激光頻率失諧不再相等,光對原子的減速作用無法持續(xù),不能有效降低原子速度。

   

 

為提高原子束的減速效率,需要在減速過程中連續(xù)地補償多普勒頻移。采用的一種方案是連續(xù)掃描激光的頻率,使激光與原子躍遷頻率持續(xù)保持共振;另一種是保持激光的頻率不變,利用磁場對原子塞曼效應,改變原子的躍遷頻率,稱為塞曼減速。如圖3所示,采用磁場線圈可以實現(xiàn)強度隨空間變化的磁場,設計磁場分布曲線,使原子躍遷頻率的變化與多普勒頻移匹配,原子在行進過程中與激光持續(xù)作用,速度不斷降低,實現(xiàn)激光減速過程。

   

 

 

光學阻尼與磁光阱

 

光學阻尼基于多普勒冷卻的原理。圖4表示一維多普勒冷卻的原理,原子團處在兩束頻率相同的對射激光組成的一個駐波場內,激光頻率相對原子躍遷頻率紅移,由于多普勒效應,原子在更大的概率上與反向傳播的激光作用,導致減速,實現(xiàn)多普勒冷卻的過程。

   

 

 

在實際情況中,多普勒冷卻原子的速度不會降至絕對靜止。因為減速是原子和光子交換動量的過程,原子因吸收反向的光子動量而減速,自發(fā)輻射光子時,又在光子的反方向得到一個反沖動量。盡管多次自發(fā)輻射最后的平均動量為0,但原子卻一直在動量空間作無規(guī)行走,類似于“布朗運動”。冷卻過程中原子速度起伏漲落,導致原子的加熱。原子的最終溫度決定于冷卻與加熱的平衡,即多普勒冷卻溫度極限,理論上一般在幾百μK量級。

   

圖5為鈉原子光學阻尼的實驗和結果。先利用一束反向激光作用至熱原子束,將原子束中大部分鈉原子的速度由200 m/s降低至20 m/s,然后關閉減速激光,讓原子漂移到真空室中心的光學阻尼區(qū)(圖5(b))。關閉光學阻尼,釋放原子團一段時間,再次打開光學阻尼,測量原子溫度為240(+200,-60)μK,達到多普勒極限溫度。

   

 

 

光學阻尼不是勢阱,它對原子運動產生阻尼減速,不產生指向中心的恢復力,無法起到囚禁原子的作用。在光學阻尼上添加2個線圈(圖6(b)),通以方向相反的電流,可在光學阻尼中心形成磁場強度為0的反亥姆霍茲磁場,就構成了磁光阱(MOT)。原子的磁子能級在磁場塞曼效應的作用下分裂(圖6(a)),假定原子基態(tài)總角動量J=0,激發(fā)態(tài)J=1,含有m=0,±1這3個磁子能級,在中心處能級簡并,沿水平坐標軸離開中心隨磁場強度的增加而線性變化。沿z 軸對射激光作用至原子,頻率為ωL,相對零磁場處原子共振頻率的失諧為δ0,偏振分別為σ+、σ-。假定原子初始狀態(tài)位于z0 (z0>0),由躍遷選擇定則σ+激光的失諧為δ+,σ-激光的失諧為δ-,在z0>0處δ-<δ+,原子更多地吸收σ-光子,從而受到趨向于中心的負向力。同理,處于z0<0的原子更多地吸收σ+光子受到趨向中心的正向力。于是,所有原子都將受到指向坐標原點的輻射壓力的作用。上述原理推廣到三維,沿x、y、z 方向受到向心作用力,即實現(xiàn)MOT中原子三維的激光冷卻和勢阱囚禁。

   

 

 

偏振梯度冷卻和亞反沖冷卻

 

偏振梯度冷卻屬于亞多普勒冷卻,它考慮了冷卻激光的偏振梯度、原子的超精細結構、光頻移和光抽運等效應。進一步考慮圖7所示的一維情況,2束對射激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頻率和功率相等,在2束激光的交匯處合成的偏振態(tài)隨著空間位置變化,存在偏振梯度,假定某個位置處為σ+,經(jīng)過λ/4(λ 為激光波長)距離后變?yōu)?sigma;-,再經(jīng)過λ/4恢復為σ+,在彼此之間的偏振狀態(tài)為橢圓偏振或線偏振,變化周期為λ/2。

   

考慮原子的基態(tài)角動量Jg=1/2,存在2個磁子能級mg=±1/2,在冷卻激光的作用下,2個磁子能級產生光頻移,簡并消失。不同偏振狀態(tài)的光對2個磁子能級產生的光頻移不同,如圖7所示,σ+光造成mg (1/2)能級低于mg (-1/2),σ-光造成mg (-1/2)能級低于mg (1/2)。因此,原子的2個基態(tài)塞曼子能級在光頻移的作用下形成周期為λ/2的空間變化的能級結構。光抽運效應是指在σ+偏振狀態(tài)處,由躍遷選擇定則,只與mg (-1/2)能級的原子作用(考慮上能級的角動量Je=1/2),原子躍遷至上能級后通過自發(fā)輻射返回基態(tài)2個磁子能級。其中返回至mg(-1/2)的原子將被再次激發(fā)至上能級,而返回至mg (1/2)的原子則不再與σ+光作用。光抽運效應導致在σ+光偏振狀態(tài)處,原子被抽運在mg (1/2)能級。同理,在σ-光偏振狀態(tài)處,原子被抽運在mg (-1/2)能級。假定原子初始處于mg(1/2)能級(圖7),運動過程中在偏振光場的作用下原子的勢能上升,原子走過λ/4的距離到達σ-偏振狀態(tài)處。此時,σ-光將原子抽運至另一磁子能級mg(-1/2),再從這里開始重復“爬坡”的過程。根據(jù)能量守恒原理,原子在爬坡的過程中損失動能增加勢能,這種勢能的增加又通過自發(fā)輻射到最低能級放出較高能量光子而釋放。這樣,原子不斷消耗能量而減速、冷卻,稱為偏振梯度冷卻。

   

 

2束對射激光的偏振分別為左旋和右旋偏振,也會形成偏振梯度冷卻。另外,在有磁場的情況下,即使光場沒有偏振梯度,也可以發(fā)生低于多普勒極限的冷卻。這些亞多普勒冷卻的方案都有自發(fā)輻射過程的參與,光子動量反沖造成原子速度的漲落成為冷卻溫度極限,即反沖極限溫度。突破這個反沖極限溫度,只能讓原子與光不發(fā)生作用,使速度為0的原子進入暗態(tài),可以采用速度選擇相干布居囚禁(VSCPT)的方法。另一種方法,利用受激拉曼躍遷也可實現(xiàn)原子速度的選擇,獲得低于光子反沖極限的冷卻溫度,稱為拉曼冷卻。

   

 

激光操控原子的應用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原子的激光冷卻和囚禁最重要的應用成果之一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BEC)的實現(xiàn)。BEC是一種新的物質狀態(tài),如超導、超流和激光等系統(tǒng)一般,具有諸多奇異的宏觀量子特性。1924年,印度科學家玻色利用新的統(tǒng)計方法推導黑體輻射公式,愛因斯坦將該方法推廣到無相互作用的原子氣體,并預言當這些原子(玻色子)的距離足夠近、熱運動足夠慢時,將發(fā)生相變變成一種新的物質狀態(tài),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低能量狀態(tài),可以用一個波函數(shù)描述,表現(xiàn)出物質波干涉、渦旋晶格等宏觀量子特性。BEC的實現(xiàn)為新的物理現(xiàn)象的研究提供了平臺,也為精密測量、量子信息等領域打開了新的研究窗口。

   

自BEC的思想提出后,科學家開始探索在實際物質中實現(xiàn)的可能。1976年,Stwalley和Nosanow提出自旋極化的氫原子在極低的溫度下保持氣體狀態(tài),原子之間存在微弱的排斥力,可能形成BEC。自1980年起,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Walraven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Kleppner等多個研究組開始利用氫原子實現(xiàn)BEC的實驗。為獲得低溫氫原子氣體,他們采用靜磁阱將氫原子囚禁,然后利用射頻場調節(jié)磁阱的深度,逐漸地將動能大的氫原子“蒸發(fā)”,留下動能低的氫原子,稱為“蒸發(fā)冷卻”,但實驗上仍然沒有觀察到BEC 的形成。理論預期和實驗證明,MOT技術和激光冷卻是實現(xiàn)BEC的關鍵。

   

1990年,激光冷卻和囚禁技術趨于成熟,利用MOT囚禁的原子冷卻溫度達μK量級,原子密度1012cm-3量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利用蒸發(fā)冷卻即可達到BEC相變。實驗中,首先利用MOT將原子進行激光冷卻和囚禁,然后利用光抽運將原子制備到特定自旋態(tài),關掉冷卻激光,將原子囚禁在靜磁阱中。由于該磁阱的中心處磁場為0,能級簡并,原子從原來受磁場束縛的自旋態(tài)轉換到不受磁場束縛的自旋態(tài),即發(fā)生Majalana躍遷,導致磁阱中心成為原子漏洞。為解決這個問題,JILA的Cornell和Wieman研究組在原磁阱中加入橫向旋轉磁場,稱為軌道時間平均勢法(time orbiting potential,TOP);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Ketterle研究組則采用1束強激光束射入磁阱的中心,利用激光的斥力堵住漏洞。在此基礎上,在磁阱中掃描微波頻率,當射頻場由高頻逐漸降低時,通過原子間的彈性碰撞,動能高的原子將逃出阱外,動能低的原子留在阱中,實現(xiàn)蒸發(fā)冷卻。圖8中假彩色深度代表原子密度,當蒸發(fā)冷卻到200 nK時(中間圖形),原子開始凝聚形成BEC,當進一步蒸發(fā)冷卻到50nK時,幾乎全部的原子都凝聚成BEC。

   

 

 

此后,相繼實現(xiàn)鈉、鋰、氫等各種原子的BEC。2001年,Cornell、Wieman和Ketterle因在BEC的實現(xiàn)及基本性質研究方面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堿金屬稀薄氣體BEC的研究成為熱點,全世界有幾十家實驗室實現(xiàn)了BEC,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和山西大學等也相繼實現(xiàn)了銣原子BEC。

   

原子鐘

 

時間頻率是測量最為精確的物理量,目前用來復現(xiàn)秒定義的銫噴泉基準鐘,不確定度已達(3~6)×10-16。激光冷卻和囚禁技術在新一代高端原子鐘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50年,美國Ramsey提出原子與2個分立微波場作用的方案,使得原子鐘鑒頻從Rabi 躍遷轉變到Ramsey躍遷,有效壓縮原子鐘躍遷線寬,從而改變鑒頻靈敏度。分立微波場首先在熱原子束鐘里以空間分立的布局實現(xiàn)。1955年,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Essen研究組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臺銫原子鐘。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將時間單位秒的定義從天文秒改為基于銫原子(133Cs)基態(tài)超精細分裂微波輻射頻率9192631770 Hz的原子秒。自那時起,實驗室型銫基準鐘提供復現(xiàn)秒定義的手段。圖9為熱銫束原子鐘的原理示意。銫原子從銫爐中噴出后形成準直原子束,在起偏磁場的作用下,特定能態(tài)的原子運動方向偏轉,進入到微波腔中,原子與Ramsey腔中空間分立的微波場作用,再經(jīng)過檢偏磁場,由探測器得到原子信號。在電子環(huán)路中,由壓控振蕩器(VCXO)產生頻率信號,經(jīng)過頻率綜合生成9.19 GHz微波信號饋入Ramsey腔,掃描微波頻率可以得到圖9(b)的Ramsey 條紋,利用Ramsey中心條紋“鑒頻”,伺服鎖定VCXO頻率,將9.19GHz微波頻率鎖定到Ramsey中心條紋的秒定義頻率。

   

 

原子束鐘由于原子熱運動導致的多普勒效應,以及原子與空間分立的2個微波場難以做到空間均勻和相位連續(xù),與原子作用引入的微波腔相移效應等頻率偏移,其頻率不確定度難以超越10-14量級。顯然,利用冷原子做原子鐘可以有效抑制多普勒效應。針對另一項誤差,微波腔相移效應,Zacharias等早在1955年就提出原子噴泉的設想。然而,當時他還完全沒有激光操控原子的手段,他利用豎直熱原子束,以很低的原子密度和水平方向每秒百米的原子熱運動速度,不要說時間分立的Ramsey躍遷,就連實驗觀測到原子噴泉現(xiàn)象都沒有實現(xiàn)。如果利用冷原子實現(xiàn)噴泉,原子就可以在上拋和下落過程2次通過同一個微波場,實現(xiàn)原子時間分立與同一微波場2次作用,從根本上避免空間分立的2個微波場不可避免的不一致。

   

直到1989年,激光冷卻與囚禁技術成熟后,朱棣文研究組利用激光冷卻的原子最終實現(xiàn)了原子噴泉,并預期利用冷原子噴泉做成的原子頻標,其頻率不確定度可望達到10-16量級。1995年,Clairon研究組首次報道了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實現(xiàn)原子鐘樣機。至此,實驗室型基準原子鐘從磁選態(tài)-銫原子束鐘,進入激光冷卻原子噴泉鐘時代,性能指標大幅提高。世界主要國家的計量院,如法國巴黎天文臺時間空間參考實驗室(SYRTE)、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德國聯(lián)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俄羅斯國家技術物理及無線電工程研究院(VNIIFTRI)、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日本國家計量院(NMIJ)、印度國家物理實驗室(NPLJ)等都先后研制了銫噴泉基準鐘,作為復現(xiàn)秒定義的時間頻率基準。2010 年報道銫噴泉鐘的準確度已達(4~5)×10-16 。中國的北京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等單位也先后開展了噴泉原子鐘的研究。其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于2003年和2014年分別報道了NIM4和NIM5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不確定度為8.5×10-15和1.4×10-15 ,2017年改進后的NIM5不確定度達到9×10-16。

   

圖10 以NIM5 為例說明銫噴泉鐘的工作原理。三維正交光場形成光學阻尼,直接在高真空環(huán)境中俘獲原子,形成冷原子云。向上3束光和向下3束光同時反向失諧,組成行波光學阻尼,帶動冷原子云上拋??刂萍す獾念l率和強度,利用偏振梯度冷卻將原子溫度降至1.5 μK。冷原子云以獲得的初速度上拋、自由回落,形成原子噴泉。利用氫鐘輸出頻率作為參考,通過頻率綜合器產生9.19 GHz微波,原子在上拋回落的噴泉運動中2次與同一微波作用,實現(xiàn)時間分立Ramsey躍遷。原子繼續(xù)下落與探測光作用,發(fā)出共振熒光,由探測器組接收。時序控制掃描微波頻率,得到Ramsey躍遷譜線,利用條紋中心進行鑒頻,產生帶有微波中心頻率誤差的躍遷概率信號,數(shù)字伺服微波頻率,直至復現(xiàn)原子秒定義頻率。2014年,NIM5通過國際頻率基準工作組(WG-PSFS)的評審,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標志著中國成為國際上第8個對修正國際原子時做出貢獻的國家。

   

 

工作在光學頻率的光鐘因其振蕩頻率比上述的微波原子鐘高4個量級,具有更好的頻率穩(wěn)定度和不確定度潛力。光鐘分為離子光鐘和原子光鐘兩大類。

   

1999年,日本東京大學Katori研究組提出鍶原子具備作為冷原子光頻標的優(yōu)異特性。2001年,Katori研究組實現(xiàn)光晶格存儲原子,減小原子碰撞并降低原子溫度,并進一步發(fā)展了“魔術波長”避免光晶格光頻移。2005 年,Katori 研究組初步實現(xiàn)了鍶光晶格鐘。經(jīng)過15年的發(fā)展,目前的鍶光晶格鐘的評定不確定度已達到2.1×10-18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2005年開展鍶原子光晶格鐘的研究,2015年完成頻率偏移的評定(不確定度2.3×10-16)和絕對頻率測量(不確定度3.4 ×10-15)。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光鐘的頻率評定不確定度已經(jīng)遠優(yōu)于銫噴泉鐘。世界時間頻率界期待光鐘作為未來修改秒定義的候選,國際主要發(fā)達國家的計量院都正在開展光鐘研究。2015年,第20屆國際時間頻率咨詢委員會(CCTF)提出了修改秒定義路線圖,預計在2014—2028年完成以光鐘修改秒定義的技術準備。

   

原子干涉儀

 

自1924年德布羅意(de Broglie)提出物質波的思想后,多種微觀粒子,如電子、中子等物質波干涉和衍射現(xiàn)象被實驗驗證。在通常狀態(tài)下,物質波波長太短,實驗上很難觀察到原子干涉現(xiàn)象。1991年,Carnal研究組利用橫向原子熱運動極小的氦原子束,觀察到楊氏雙縫干涉現(xiàn)象。同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ritchard研究組模擬馬赫-曾德爾(Mach-Zehnder)光學干涉儀,利用納米技術制作的透射光柵,實現(xiàn)了鈉原子束的分束、反射和合束的過程,實現(xiàn)了原子束干涉儀。1992年,Shimizu等使用激光冷卻的氖原子實現(xiàn)了楊氏雙縫干涉,由于原子溫度更低,清晰地觀察到雙縫干涉圖樣。1995年,Rasel等利用激光駐波場代替了制作工藝復雜的納米光柵,實現(xiàn)了原子束的空間干涉。

   

上述干涉儀通過原子位置不同而引起路徑相位不同,稱為外態(tài)干涉儀。另一種原子干涉儀,通過吸收或發(fā)射光子改變原子能態(tài),因得到光子反沖動量而改變原子運動軌跡,實現(xiàn)物質波分束,稱為內態(tài)干涉儀。1989年,Bordé利用兩對方向相反的行波激光對熱原子束作用,通過光子的反沖動量,將熱原子束分束再合束,形成不同的原子路徑,實現(xiàn)原子干涉,稱為Ramsey-Bordé原子干涉儀。1991年,Riehle研究組利用鈣原子束實現(xiàn)了該類型的原子干涉儀,并測量了Sagnac效應。

   

熱原子束干涉儀受原子熱運動多普勒效應的影響,測量分辨率不高,且這種原子束干涉儀只能采用能級壽命長的原子,對激光的頻率穩(wěn)定性要求很高,系統(tǒng)復雜。1991,朱棣文研究組提出基于MOT冷卻原子團,利用雙光子受激拉曼躍遷實現(xiàn)冷原子的分束、反射和合束,構成馬赫-曾德爾冷原子干涉儀。這種方案的優(yōu)點是雙光子躍遷可使原子獲得大的動量反沖,同時降低了對激光頻率穩(wěn)定性和原子能級壽命的要求。特別重要的是,這種原子干涉儀利用溫度更低的冷原子團,增加了原子物質波的波長,降低多普勒效應的影響,提高原子干涉的分辨率,使其在精密測量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冷原子干涉儀的基本原理如圖11所示,利用MOT制備處于基態(tài)g的冷原子團。初始時刻,利用2束脈沖時間為τ 的拉曼激光脈沖作用至該原子團,原子有50%的概率被雙光子受激拉曼躍遷到e能級;同時,受到光子的動量反沖作用,在z 方向上e能態(tài)的原子與g能態(tài)原子分離,即實現(xiàn)冷原子團“分束”。經(jīng)過時間T后,再利用作用時間2τ 的拉曼激光脈沖,使e態(tài)的原子返回g態(tài),處于g態(tài)的原子躍遷至e態(tài),同時,原子運動軌跡發(fā)生改變,即實現(xiàn)冷原子團“反射”。最后利用脈沖時間為τ的拉曼激光,完成原子的“合束”。探測處于e態(tài)(或g態(tài))原子的數(shù)目,得到圖11(b)的原子干涉條紋。在冷原子干涉路徑上,重力等外場因素將引起干涉相位的變化,因此可以利用原子干涉儀測量重力加速度等。

   

1992年,該研究組利用冷原子干涉儀測量了重力加速度,1999 年重力加速度測量的靈敏度達到2×10-8 g(1.3 s),超過了落體角錐光學重力儀的指標。此后,該冷原子干涉儀實現(xiàn)原子的?/m參數(shù)、Sagnac效應、重力梯度等測量。受激拉曼冷原子干涉儀得到廣泛關注,中國多家單位,如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也已實現(xiàn)這種原子干涉儀的研制。

   

 

結 論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激光冷卻原子技術發(fā)展迅速,各種方案層出不窮,先后突破了多普勒冷卻極限溫度和光子反沖極限溫度,逐漸發(fā)展了一項有效的原子冷卻和操控技術,并在基礎物理研究和精密測量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綜述了該領域發(fā)展歷程,回顧激光冷卻和囚禁原子的基本理論,介紹了塞曼減速、多普勒冷卻、偏振梯度冷卻、亞反沖冷卻等技術的基本原理。在應用方面,以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原子鐘和原子干涉儀等典型為例,分別介紹了該領域的發(fā)展歷程,概述了基本工作原理并重點說明激光冷卻技術的關鍵作用。激光冷卻和操控原子已經(jīng)成為物理學前沿研究的重要分支,新的理論和技術不斷涌現(xiàn),這些新技術將會加深人們對多體物理的認識,推動精密測量、量子信息、量子相變等應用領域的發(fā)展。

   

30余年來,激光冷卻和操控原子的發(fā)展加深和擴展了物理學對光與原子作用的認識和理解,催生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和一系列精密物理測量的理論和實驗的實現(xiàn)和發(fā)展。有理由預期,激光冷卻和操控原子將保持蓬勃的勢頭和活躍的生機,在冷原子物理發(fā)展中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略)

 

 

作者簡介:莊偉,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冷原子干涉重力測量;李天初(通信作者),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冷原子噴泉原子鐘。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冷卻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wǎng)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wǎng)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